IDG资本熊晓鸽不敢投没技术门槛的项目
编辑:广州人工智能解决方案_APP开发公司_小程序开发公司_歌莫信息 来源: 日期:2016-5-23 11:23:41 人气: 标签:

donews5月19日(记者 翟继茹)19日,新京报“寻找中国创客”五月论坛在北京举行。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出席论坛,并表示国内创业多属于商业模式创新,易复制,而投资者更青睐具有技术门槛的项目。

未来互联网医疗6大机会

熊晓鸽提出了未来互联网医疗的6大机会,依次为:基因技术发展带来的医学技术革命,人工智能(ai)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开发,慢性病检测、管理平台及服务,专业科别的专业服务,最后是包括保险在内的其它服务。

熊晓鸽解释说在过去几年中,颠覆性技术几乎没有,所以他将技术排在第一位。为什么这样说?他解释并提醒在场的风投人士,“在国内,我们看到很多东西都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,这种模式创新很了不起,但是有毛病的一点是,它没有门槛。没有技术门槛的话,就比较容易被人复制,这样也不太敢投。如果只是钱多就能够复制的话,那钱多的人有的是,银行的钱最多。当然上市公司的钱比我们还多。复制起来,咱们做投资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。所以这一点也需要大家注意。”

玩笑后,熊晓鸽还在会后表示“对基因技术的回报率最高,风险最大;医疗器械次之,服务更次之。”

价值来源于痛点

熊晓鸽表示在医疗领域中存在很多痛点,而这些痛点可以变成创业的爽点。熊晓鸽说,“作为投资者,重要是发现痛点,找出解决方案。在整个健康产业链里,有很多的痛点需要我们去解决,而解决的方案的提出及实践,就是我们投资的机会。”

如何关注更多的2b是熊晓鸽目前所思考的。他举例在美国医疗产业中2b的服务很多,但是在我国,2c的服务较多。“为什么谈到这个呢?大家都在谈一句话,羊毛出在猪身上。其实我们的羊毛大部分还是出在羊身上,羊是谁呢,就是病人。病人出了钱,尤其病得很厉害的时候。”在熊晓鸽看来,移动医疗发展应该改变这样的现状。

熊晓鸽发现的另一个痛点是,“一个医学生要比一般本科生多读很长时间,而且每培养一名大夫的时间也很长,出来之后还要做两年的大夫,才能自己看病。结果大部分大夫出来之后不做大夫,去干什么呢?去卖药了、卖设备了,跟看病没有关系。”他认为这样的现象也促使着医患关系供需不平衡。

药品o2o还有未来吗?

18日,送药o2o平台出现了首个出局者,药给力宣布暂停营业。对药品o2o的发展前景,也成为许多人的关注点。

熊晓鸥认为,“b2b加价的空间比较合理,而2c的话没有一个加价的空间,就会很难。如果你一加价的话,就会出现作假,因为你这个东西很难提高价格。就算不经过中间商和零售店,但是还要包装、要运、要快递,还是需要很多人。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阿里巴巴、淘宝有很多假货,因为有加价的空间,会带来利益,就会有人铤而走险。所以要看是什么东西,才能判断能不能做o2o。”

相关新闻